●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暨第一书记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小小玉木耳成为脱贫致富“金钥匙”
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暨第一书记工作
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7月2日,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暨第一书记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学习贯彻济宁市关于“万名干部下基层”和第一书记工作有关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明确任务,推动全市下派工作持续开创新局面。市下派工作团常务副团长、邹城市郭里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赵红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伟出席会议,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副队长,各镇街下派工作队长、副队长参加会议。
梁伟充分肯定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要在重点工作上求突破。要着力抓好“民意5来听”行动、脱贫攻坚、各项民生项目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民情书记”团队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每月5日、15日、25日下沉村庄(社区)一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诉求,落实惠民政策,解决民生难题。下派干部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要强化责任担当,帮助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要确保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把好事办好办实。要在推进机制上求突破。近几年我们不断完善入户访谈、村居重大疑难问题会办、工作动态通报等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入户访谈方面,要按照“民意5来听”行动要求,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帮助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村情民意“一口清”、矛盾纠纷“一口清”、化解措施“一口清”。在村居重大疑难问题会办方面,要充分发挥“民意5来听”微信服务号的平台作用,在深入走访的基础上,积极办理群众诉求,帮助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在工作动态通报方面,要严格督查,建立工作动态通报制度,对驻村工作进度、第一书记项目开工、遵守纪律等情况及时进行调度,确保下派干部靠得上、蹲得住,为下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在工作措施上求突破。梳理任务目标,及时查漏补缺,采取有效措施,破解突出问题。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采取灵活方式,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对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认真排查,找准影响稳定的矛盾和症结,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培树。总结挖掘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重点宣传和推广一批先进典型,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要在勇于担当上求突破。各服务队、工作队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工作队长要尽职尽责,下派办人员要尽心尽力,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严守纪律,真蹲实住、真抓实干,力争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小小玉木耳成为脱贫致富“金钥匙”
——石墙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玉木耳种植项目成效显现
近日,石墙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重点帮扶项目——西纸坊村玉木耳喜获丰收,一朵朵玉木耳爬满菌袋,悬挂半空,雪白如玉,长势喜人。西纸坊村平均每天产出鲜品3000斤左右,50多名采摘工应接不暇。“玉木耳供不应求,主要发往济南、青岛等城市,这不,滕州市客户刚刚预定了8000斤,我们的工人都忙不过来了!”西纸坊村的杨福伟笑着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是基础,兴农是关键。石墙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西纸坊村后,结合该镇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契机,立足该村玉木耳种植产业基础,深入把脉分析,充分挖掘资源,靠上破解制约瓶颈,推动该村玉木耳产业走上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科技化、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路子。一是协调专家团队,解决技术难题。依托西纸坊村省级“农科驿站”、省级“珍优食用菌(玉木耳)科技扶贫示范基地”,聘请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驻站指导,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引进种植、新产品培育,提升了种植效益。二是协调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难题。先后对接多家银行,为村争取到最为优惠的政策性贷款80万元,与近邻东坡村沟通,整合东坡村第一书记帮扶资金20万元,在原来6座大棚的基础上,今年新建种植大棚7座、晾晒大棚2座。15座大棚将于近期全部投入生产,既能壮大西纸坊村玉木耳产业规模,也可带动东坡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双赢。三是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益。通过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参加产品推介会、对接大型农贸市场等措施,不断拓宽销售途径,提升销售收益。四是突出品牌特色,提升知名度。服务队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依托优质产品,培育自有特色品牌,发展品牌农业,把品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马 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