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 大舞台
●简讯三则
小蘑菇 大舞台
“今年我的损失太大了……”回想起疫情期间那段日子,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常猛依然心有余悸。年后本应是蘑菇大量上市、供销两旺的时期,但受疫情影响,市场萎缩,物流受阻,大量新鲜蘑菇积压在仓库里,这可愁坏了常生源上上下下的员工。
“一定要帮企业把损失降到最低。”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是每一名驻企第一书记的的职责。在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我迅速将情况汇总上报民企服务队,通过服务队逐级向各级部门反映,寻求帮助。很快,好消息传来,省农业农村厅针对疫情期间省内三农企业遇到销售困难的实际,拟筛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省广播电台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
“这个机会要抓住。”在多次通过电话与省农业农村厅农技站副站长高霞沟通、争取后,由她协助引荐山东乡村广播电台“转就爱”电商服务平台并与常生源初步对接。同时,通过服务队与山东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济宁公司取得联系,达成合作意向。在与常猛董事长协商确定后,企业迅速安排专人负责电商业务的收单、生产、包装、运输等工作。随后,山东乡村广播电台委托邹城市电视台深入企业拍摄产品图片、宣传微视频,我和服务队的队员们纷纷客串蘑菇销售员,常生源蘑菇就这样做好了上线的准备。
“小蘑菇登上了电商平台。”从上报企业困难情况到“转就爱”电商平台上线常生源蘑菇,仅仅用了短短8天的时间,常生源电商业务就这样从无到有,快速启动了。上线第一天,常生源就收到省内近100箱蘑菇订单,看着手机显示的一串串数字,常猛董事长也打消了先前的顾虑、疑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渠道确实不错啊,在疫情期间,老路子行不通,开展线上销售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我打算一直走下去。”在得知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后,济宁银行也主动上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业务,让常生源蘑菇又一次登上了济宁银行电商平台。常生源蘑菇品牌就这样插上了电商的翅膀,一步步驶向发展快车道。
“小蘑菇发挥了大作用。”在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了解到近年来各类蘑菇的价格走势后,常猛董事长也有了自己的盘算:“这两年鸡枞的价格走高,我想带着村里的大伙儿一起种蘑菇,把常生源的鸡枞产量搞上去。”在与常猛董事长沟通了解并与服务队多次调研走访后,我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起,确定了常生源种植合作社的发展计划。从4月份开始,在多次带领企业相关人员到太平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局、供电公司等职能部门对接规划、土地、用电等手续后,克服疫情期间施工人员短缺等不利因素,60个专业蘑菇种植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通过常生源提供的技术、菌种,以及生产、回购、销售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可带动周边村居100余名劳动力就业,每年每人可提高收入近万元。
“小蘑菇有大舞台。”小小的蘑菇,是老百姓眼中的绿色蔬菜,是菇农眼中的致富法宝,是企业眼中的生命线。作为常生源生物科技公司第一书记,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常生源蘑菇在今年特殊时期的发展历程:我们战胜了疫情不利影响,巩固了企业生命线,带领更多乡亲致富,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产品,我也愿意和公司一起,见证常生源蘑菇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龙腾飞)
【简讯】
第一书记专车接送残疾村民 全程陪同帮助办理残疾证 全市“民意5来听”行动开展以来,市农机中心驻大束镇水河村工作组认真收集民意诉求,帮助村民排忧解难。水河村村民蒋庆河15年前因脑外伤不幸患上了精神病,经常发作,神志不清,生活难以自理。8月15号走访过程中,工作组了解到蒋庆河妻子薄祥华想为丈夫办理残疾证,却不知道如何办理,考虑到蒋庆河出行不方便的实际困难,工作组联合村医主动承担起为蒋庆河义务办理残疾证的工作。第一书记用自己的私家车带着蒋庆河,帮他办理了精神类残疾证,并将他安全送回家中。蒋庆河妻子薄祥华对工作组热心服务感动不已,握着第一书记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李 勇 张开文)
健康宣教进社区 惠民利民享健康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足实际,结合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市疾控中心在所联系社区设置工作站,依托传防、免疫、慢病、职防、艾防、健康教育等业务科室,全面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精准实施健康教育。“民情书记”入户走访,发放《健康促进报》、疾病防控宣传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单、宣传用纸杯、抽纸等,全面普及健康知识,解答群众关切关注的疾病预防问题。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民意5来听 送医进社区 近日,市人民医院“民情书记”团队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医护工作人员,走进千泉街道南关社区碧水居民组,开展“民意5来听,送医进社区”活动。“民情书记”团队入户走访,医护人员认真为群众进行健康查体,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群众咨询,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 (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