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活动简报

2012下派工作简报41期

来源:[db:来源]|发布时间:2012-06-15|浏览次数:133

●【“三个全覆盖”前沿报道】“第一书记”的山药经

●简讯两则

 

【“三个全覆盖”前沿报道】

“第一书记”的山药经

 

近日,记者应邀到中心店镇蔡厂村采访,实地感受“第一书记”给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变化。

抵达时,这里的“第一书记”徐呈涛正在山药地里和种植户董凡喜一起查看山药生长情况。老董说,他这一片山药地有6亩多,每亩地年均收入三四万元,一年下来,能有20多万进账,而在以前,这可是想也不敢想的。说起种山药的经历,老董也曾徘徊过:“以前种了1亩多,除了自己吃就是到集上去卖,一年都卖不完,现在有了‘山药书记’给操心跑市场、找销路,山药再也不愁卖了。”

早在2006年,徐呈涛就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了蔡厂村,6年的村里生活让他摸清了村民的需要。今年4月份,徐呈涛又升格为该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看来,身份变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他说,看到山药销路不畅成了大家伙的“心病”,“有时候做梦都在想,怎样才能帮村民把山药卖出去?

为此,他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山药滞销的原因,“没销路”、“没市场”,“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大伙儿一肚子的“委屈”全记在了徐呈涛的“民情日记”里。当有村民反映“能不能问问超市要不要咱们的山药”时,徐呈涛眼前一亮。“我以前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有很多村搞‘农超对接’,把本村的特色农产品卖出去了,我们也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思路一开天地宽。此后的几个月,徐呈涛开始一趟趟往城里超市跑,在千方百计推销村里的山药的同时,还不忘摸市场行情。通过了解情况,他发现虽然村里的山药质量好,但是和超市里经过精心包装的山药比,竞争力还是差一截,徐呈涛觉得,如果把村里的优质山药精细包装后再送到超市礼品专柜销售,品质就会提升不少,利润空间也增大了。渐渐地,一部包含“提质量”、“精包装”、“创品牌”的“农超对接山药经”逐渐在徐呈涛心中成熟酝酿。

为让农户种出个头匀称、品种优良的无公害山药,他聘请专家现场传授技艺;为增加山药的附加价值,他和村干部一起为村里的山药注册了“邹福源”商标,还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为积极对接超市销售渠道,他和种植户策划成立了“白福源果树种植合作社”,对散户的山药进行统一收购、包装、送货。

经过一番培育包装的山药,让徐呈涛心里有了底气,合作社也陆续和贵和、百货大楼、万家乐等市里的大型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随着一张张订单纷来沓至,山药种植户们的腰包鼓了,积极性也提高了,种植规模也一天天扩大。现在,全村170多户人家有90户种上了山药,400多亩地的种植面积每年能让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

山药卖出去了,村民富裕了,一本小小的“山药经”让蔡厂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但徐呈涛却丝毫没有放松,他说:“村民富裕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更强烈了,对‘第一书记’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目前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村民看病上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村里老年人还需要更多的关怀,还要把我们蔡厂村打造成山药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徐呈涛心中,今后的工作计划和蔡厂村的未来也已有了清晰的描绘。(胡恩姣  房亚东    超)

 

【简讯】

石墙镇:“第一书记”协调解决群众吃水难  “司书记,俺家的水管通了,以后再也不用拉水吃了。水可甜了,跟俺去家里尝尝吧!”近日,石墙镇宋庄村宋大爷拉着该村“第一书记”司鹏的手热情地说。据了解,该村的自来水管道为1993年所建,多年来由于管道老化,致使村里百姓只能用车拉水吃,给正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第一书记”了解这一难题后,多次协助村两委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商议解决吃水难题;先后投资120万元用于自来水建设,其中,向上争取资金90万元,引导村民主动捐款筹资30万元;最后,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3万米的自来水管道已重新铺设完毕,彻底解决了全村760户、2600人的吃水难题,受到百姓交口称赞。(昌军  李玲  颜冰)

 

城前镇:“第一书记”协助补办户口解民忧  “真是谢谢你们,我年纪大也不知道怎么办,你们直接上门给我办户口,谢谢党和政府关心。”近日,在城前镇扈沟村张老太家中,面对前来为其办理户口的扈沟村“第一书记”和城前派出所户籍民警,72岁的张义萍老太激动这样说。据悉,张义萍老人原籍聊城茌平,1963年嫁到城前镇,由于其常年在外,造成户口漏报或丢失。“第一书记”在走访入户谈心过程中,了解到张老太没有户口,不能享受新农保惠民政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城前派出所,与户籍科民警亲自登门来到张老太家中,进行了信息材料核实和人像采集,帮助老人补办了户口。(徐理想  张广玉)

 
Copyright © 2023 三个全覆盖 鲁ICP备05025853号-3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