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人民网:山东省邹城市创新“三个三”工程构建为民服务新机制

来源:[db:来源]|发布时间:2013-08-29|浏览次数:326

干部进村入户接地气 部门简政公开正风气 百姓诉求通畅生和气<?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山东省邹城市创新“三个三”工程构建为民服务新机制

中共山东省邹城市委书记 张胜明

邹城市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去年以来,新一届邹城市委按照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济宁市委“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的部署要求,创新实施“三个三”工程,构建为民服务新机制,即以第一书记驻村、民警联村、民生代办为主的村级“三个全覆盖”活动,以职责标准、民主评议、督查考核为主的市直部门“三个体系”活动,以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和电子信箱、市级领导手机短信、行风热线电台栏目为主的社情民意“三个平台”建设,让干部接通地气长才气,让部门转变风气树正气,让百姓平心顺气无怨气,实现了两个指标的“<?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一升一降”: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了2.34个百分点,达89.04%;越级信访案件数、110接警数同比分别下降了36.9%41.5%

一、起因

邹城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辖887个行政村(居),驻地大企业多、矿区多、流动人口多,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难度较大。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速期,随着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由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类矛盾不断出现,群众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利益冲突呈现出多发性特点。同时,在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以及职责不清、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畏难发愁,群众观念淡薄,不愿做、不会做、甚至不敢做群众工作,出现农村工作“本领恐慌”症;另一方面,一些机关干部长期接不到“地气”,倾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呼声,工作与群众实际需求不能紧密贴合,导致一些苗头性、初发性矛盾问题,因反映渠道不畅通、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彻底,致使这些问题不断升级叠加向信访转化。

为找准症结、探求新路,去年以来,邹城市委、市政府围绕如何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调研、大思考、大讨论。一致认为,当前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直接原因是工作机制体制中尚有薄弱环节,实质是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根子是党员干部与群众感情不深,尤其是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邹城市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创新实施了 “三个三”工程,以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突出解决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集中的干部作风问题,以过硬的措施和办法,树立新风正气,提振民心士气,提升工作效能,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主要做法

把村级“三个全覆盖”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市直机关“三个体系”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助推器”,社情民意“三个平台”作为群众满意度的“晴雨表”,将“三个三”工程扭在一起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三位一体”推进格局,全力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推动邹城科学发展转型跨越。

(一)开展村级“三个全覆盖”活动,实现有人问事、有人办事。坚持选硬人、定职责、建机制、强保障,确保村级“三个全覆盖”活动取得实效。一是选硬人。设立下派工作办公室,抽调10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工作的调度、督导和考核。从市直部门选派16名科级干部,挂职镇街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下派工作队队长,负责各镇街下派干部管理。从部门、镇街、政法单位和村居,选派1028名第一书记及下派干部、600名联村民警、887名民生代办员,覆盖到全市887个行政村居。二是定职责。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全方位参与村级工作,每周在村工作不少于4天,倾听群众心声,规范村级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密切干群关系,确保群众声音有人听;联村民警每月至少2次到所联系村,宣传法律法规,调处矛盾纠纷,加强治安防范,确保群众安全有人保;民生代办员每周二、周四按时挂牌坐班,集中受理代办群众委托事项,确保群众事情有人办。三是建机制。建立入户访谈制度,要求驻村干部走访入户率达到100%,对问题户、困难户做到重点访、重复访。建立干部联系农户制度,市级领导干部、市直部门单位干部、镇街机关干部都确定一定数量的农户联系走访,实现干部走访、联系农户全覆盖。建立全方位对接农村工作制度,要求所有驻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全过程。建立重大问题会办制度,问题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提交集中会办。建立工作动态通报制度,每月公示“三大员”的工作实绩。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出台了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办法,达不到要求的“召回培训”或重新选派,工作实际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强保障。市财政每年专项列支1000万元,按照每月300元的标准为驻村干部发放生活交通补贴,每月80元的标准为民生代办员发放交通补助。投资336万元对6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集中改造和配套升级,投资100万元购置300台电脑分发给部分村居第一书记。每年专项列支100万元,连续三年以奖代补,帮助100个经济薄弱村或空壳村建设经营场所,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二)开展市直机关“三个体系”建设,确保人定责定、政令畅通。建立完善职责标准、民主评议、督查考核三个体系,力促市直部门履职到位、务实高效。一是建立职责标准体系。本着“量化、简化、固化、强化”的原则,重新审定各部门工作职责,86个市直部门量化管理职能276项,压缩审批时限2834个工作日,固化行政处罚权2674项,强化职能254项,对292项轻微违规行为落实首违不罚,有效限制了自由裁量权。量化,即所有行政审批、许可、登记、核准等事项,没有明确工作时限的全部明确,承办时限一律使用 “x日内”等确定性描述,并把工作职责明确到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和承办人员。简化,即简化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凡属邹城市审批的事项,能备案的不再审批,必须审批的事项按最低时限、最快流程办理;凡属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优化流程、压茬推进。固化,即固化自由裁量权,对各部门职责中的自由裁量权,明确首违不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具体标准,确定执收执罚的具体数额。强化,即强化部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的工作职能。二是建立民主评议体系。研究制定了《邹城市市直机关“三个体系”建设民主评议办法》,把评判权完全交给群众。亮明职责、接受评议,即把重新审定后的部门职责全面公开,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视访谈等形式,对职责审定情况进行解释和说明,让服务对象全面知晓。为谁服务、由谁评议,即本着“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由谁评议”的原则,根据每个部门服务对象的范围确定评议队伍;建立4.8万人的服务对象民主评议数据库,提高评议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委托中介、客观评议,即按照每个部门抽取100名服务对象的标准,从微机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访问,分 “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征求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量化赋分。三是建立督查考核体系。强化日常督查,建立健全半年巡察、年底考察制度,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部门单位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全面巡察;构建全面督查、随机抽查、挂号督办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体系,组织、纪检、督查等部门联合办公,督促指导各部门严格按照职责标准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强化督查问责,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职检查等责任追究,对推进重点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专门召开未落实工作推进会议,责成单位表态发言。先后通报批评单位63个、个人18人次,约谈镇街、单位主要负责人5人,问责89人,停职检查12人。强化考核奖惩,对民主评议前10名且综合考核前30名的,次年提拔重用1名以上科级干部;对评议后10名的予以通报批评,实行“一票否决”,对6个单位给予黄牌警示;对评议后3名且综合考核在系统内排名末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代理”。

(三)打造社情民意 “三个平台”,畅通诉求渠道、解除民忧。强化平台打造,深化制度建设,加大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三个平台” 社情民意受理督办、群众合理诉求解决落实最大效能。一是打造平台,畅通渠道。在公开8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联系方式的基础上,整合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和电子信箱、市级领导手机短信、行风热线电台栏目等群众诉求渠道,成立社情民意受理中心,打造社情民意“三个平台”,集中受理督办群众反映事项。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平台,建成集“人工坐席接听、自动接听、三方通话、语音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语音服务系统;市级领导手机短信平台,配置专用手机由专人负责整理汇总;行风热线电台栏目平台,大幅增加上线单位和节目时间,打造亲民惠民金牌民生栏目。目前已接听书记市长公开电话2667个,接收书记市长电子信箱邮件2210件,收到市级领导手机短信475条,播出行风热线400余期。二是规范程序,分类办理。制定完善 “受理—分类—会商—交办—督办—反馈—回访—统计分析—归档”一整套科学规范工作程序,对群众反映事项采取直接答复、三方通话、留存、转阅、转处、报领导阅批、转纪委等七种方式进行分类办理,所有交办事项均要求承办单位5日内办复。同时,实行首问负责制度、会商决策制度、回访当事人制度、办理公示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提升了工作时效,实现了办复100%、回访100%、群众合理诉求满意100%“三个100%”的工作目标。三是分析研判,改进工作。按照“日汇总、周报告、月分析”形式,定期梳理分析“反映人、反映时间、反映渠道、类型分类、受理意见、办理时限、处理结果、具体承办人、具体督办人、回访情况”等要素,汇总群众反映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全面改进党委政府的工作,确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将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接听公开电话日,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

三、工作成效

邹城市实施“三个三”工程以来,有效夯实了基层基础,增强了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成为了发展提速度、社会促和谐的有力抓手。

(一)“三个三”工程已成为倾听群众心声、畅达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三个全覆盖”活动,累计走访农户27万余户,入户座谈率达到99.7%,化解矛盾5000多件,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近5万件; “三个体系”建设,组织87个市直部门开展了双向承诺活动,所有部门承诺通过网上评议平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示,既提高了群众关注度,也强化了部门职责和责任意识;“三个平台”,共受理群众反映事项5914项,办复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100%98%,架起了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的桥梁,真正摸清了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务实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三个三”工程已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行“三个三”工程责任倒查办法,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广大下派干部和有关部门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积极主动地为民谋利,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在农村层面,下派干部全方位参与驻村工作,重点监管村级财务、低保申请等群众关注的事项,进一步规范、公开办事程序,群众对村级工作一目了然,确保了村级事务的阳光操作和公平公正。在市直部门层面,部门工作更加简便、高效、透明,方便了群众办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下派干部和有关部门主动围绕解决群众行路、用水、用电等民生问题,找路子、想办法、出实招,实施道路硬化、水利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1200多项,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三)“三个三”工程已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通过村级“三个全覆盖”活动,实时掌控社情民意,妥善解决了长期积累的矛盾问题,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大排查网络;通过“三个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干部作风,提升部门服务水平,避免因作风不正、方法不当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三个平台”建设,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三个三”工程已成为转变干部作风、增长知识才干的重要课堂。广大干部住农户院、吃农家饭、听农民言,汲取基层营养接地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积淀了底气;从群众的实践中找到新点子、新思路,触发了灵气;群众的诚实淳朴让干部心灵受到洗礼,催生了正气;在基层生活中接触新事物,学到新知识,燃烧新激情,提振了士气。

 
Copyright © 2023 三个全覆盖 鲁ICP备05025853号-3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