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第一书记要善于做群众工作

来源:[db:来源]|发布时间:2012-05-04|浏览次数:2674

随着农村经济主体、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如何才能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就是要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各级党委大规模地安排第一书记驻村蹲点,目的就是要全面倾听群众呼声、客观反映群众意愿、妥善疏导群众情绪、合理满足群众诉求。第一书记要深刻领会各级党委的要求,通过“听、看、思、说”几个环节,找准开展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力求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这项紧迫任务落在实处。

多听。“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只有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体察民情。所以,第一书记既要进村入户,又要走进田间地头,与广大群众面对满面交流,原汁原味地听取最广大群众的所想所盼。其次,就是要善于听取不同群众的呼声,不能盯住一点不及其余,让见到利益只顾个人、遇到事情爱钻牛角尖、处理矛盾好持偏见的极个别群众牵着鼻子走。多听那些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懂道理的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兼听少数甚至极个别群众的特殊诉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一个就是听取群众呼声时,要精力集中,不能敷衍塞责。“听话听音,杀树刨根”,要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听出潜在的弦外之音,洞察出群众的内心世界。

善看。“眼见为真,耳听为虚”。体察民情,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以偏概全,关键是真实全面准确。道听途所、流于表面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得要领。因此说,第一书记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为虚情假意所累,不为花言巧语所惑。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抓根本。

能思。第一书记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作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矛盾化解的最前沿、问题处理的第一线。在农村社会关系较为复杂的特定历史阶段,很多时候,一线工作都处在风头浪尖上。所以,第一书记不管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要三思而行。把党的大政方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头脑一热,人云亦云。脱离最广大群众,和极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混在一起,他在那里说三道四,你在这里信口开河,他在那里“怨声载道”,你在这里“义愤填膺”,大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势。本来很平静的村子,就因为方法欠妥弄得乱七八糟。甚至越厨代庖,武断行事,先拍脑袋想法,再拍胸脯许诺,最后拍屁股走人。

会说。“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做群众工作不会说不行。党的政策再对,政府的初衷在好,不说出来,群众就不了解,不了解的事情,群众就谈不上接受。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疏导情绪没有入情入理悦耳动听的语言更是寸步难行。这就要求第一书记要在嘴上下功夫,在说上做文章。一要把那些高深莫测的政策理论化作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严禁拿腔拿调,阴阳怪气。而是善于用心平气和的语言解释一些敏感的问题,俯首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不能声色俱厉,指手画脚,出口伤人。

文字报道:冯贵雨

 
Copyright © 2023 三个全覆盖 鲁ICP备05025853号-3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