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称得上是行业翘楚——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高档纸板生产基地。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位于邹城太平工业园,是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占地1680亩,职工2100人,规划建设了年产200万吨造纸产业园,并建设了配套的水、电、道路、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等基础设施。它装备有国内最先进的纸浆造纸生产线,年产35万吨的天然纤维素项目,年产50万吨的纺筒纸的项目,年产50万吨的高档低克重牛皮箱板纸项目,年产80万吨的高档纸板项目和年产30万吨的本色高得率纤维项目。
这家技术先进、市场广阔的企业,对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的培养尤其重视。这一切,得从2019年7月山东省万名干部下基层邹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派驻说起。
在民营企业建党支部
2013年入党的孟令国,有研究生学历和近7年的党龄,他曾在邹城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担任党委办公室主任。2019年,他响应省市委的号召,主动请缨到基层锻炼,成为邹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队员、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党建服务组组长。
初到邹城太平工业园区,孟令国同志了解到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党员16名、尚未建立党组织。为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邹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积极对接邹城工业园区党工委和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宣讲政策和流程,协助企业推进筹建党组织。2019年11月,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并配齐了支部委员,按照“六有”标准建设了100多平方米党员活动室,让民企的党员有了“家”,在抗疫一线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参加党务集中培训2次,以党建为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没成立党支部之前,感觉没有归属感,成立党支部后,像忽然找到了家,有了一份责任感、使命感。”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夏承泉说。
经过两年来的发展,如今太阳宏河纸业新发展党员10名、党支部已有23名,主要部门的经理均由党员担任,中层以上的干部里,党员占比达到了70%以上。
招聘新员工,采取党员、退役军人优先录用制,此后采用了“交叉任职”的模式,即把优秀的员工、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再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部门经理。
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列席经营决策会议制度、党员集中学习制度、党员议事决策等制度……
“虽然我们支部只有23个人,但该有的支部机制、规则、活动一样也不少,让我很有归属感。”公司党员肖宪秋说。
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邹城民企服务队的协助下,太阳宏河纸业等非公企业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融合,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抗疫情、献爱心“等活动,教育引导企业党员强化党员意识,牢记党员宗旨,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技术革新想办法、出点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邹城民企服务队队员迅速到岗到位,主动靠上服务,凝聚“红色力量”,把党旗插在“疫”线,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组织召开政策解读会议2次,解读宣传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等系列政策措施,编印《工信系统惠企政策》500余份,培训企业370余人次。同时积极借助走访和“民意5来听”行动等及时向重点企业宣传政策,畅通服务民企“最后一公里”。
协助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施方案,成立由支部书记带队的工作专班,制作安装疫情防控指示牌。第一书记24小时靠在服务企业,指导企业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戴党徽、亮身份,冲在前、干在先,紧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难点堵点,用好用活疫情防控期间有关惠企政策,积极为企业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保障,帮助重点服务企业解决防护口罩25000余只、消毒物资0.2吨,协助办理通行、通勤证照180余个。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医疗器械包装用纸量迅速增加,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坚持24小时不停产,日产牛皮纸2500吨,有力保障了市场医疗器械包装用纸和中央重点党刊、国家统编三科教材、高等教育教材等纸张市场需求。在做好车间运行方面的同时,指导公司党员骨干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组织精干力量,每天严格进行人员、场地和原料消毒消杀,减少了人员交叉传染几率。疫情以来,企业开足马力、安全稳定生产、产销两旺,2020年实现产值61亿元,逆势增长49.29%。
持续推进“两个全覆盖”
入驻邹城经开区以来,作为服务队党支部副书记、党建组组长,孟令国同志牢牢抓住党建工作这个牛鼻子,配合邹城经开区党工委强化政治引领,持续推进“两个覆盖”工作,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实施“强基固本”、“红帆领航”行动,着力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面有效覆盖。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非公企业发展”原则,协助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米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选优配齐党支部委员。为进一步理顺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按照“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服务发展”的方针,及时将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由邹城凫山街道党工委管理调整为邹城经开区党工委管理。截至目前,5家重点服务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同时,配合经开区党工委指导朗恒化学、中再生华惠医药等非重点服务企业建立党支部2个,实现了66家“两新”组织全覆盖、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80%以上。筹建产业链党建联盟3个,其中高端化工产业链党建联盟于2021年7月15日揭牌成立。
二是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邀请济宁市委组织部党务专家和邹城市委党校教师举办大型党务干部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非公党组织负责人及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履职能力和创新意识。配合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举办党员冬训2次,培训党员150余人次。带领荣信集团等服务企业党务干部到济宁行政审批局、兖州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参观学习3次,培训人员20余人次,有效推进了荣信集团公司等服务企业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组织企业党务干部实地参观鲁南抗日纪念馆、邹城市城前镇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与使命,接受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
三是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园区相关规章制度为指导,引导非公企业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实施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先后4次到荣信集团调研座谈,与党务工作具体负责同志围绕党建示范点“六好”标准商议建设重点内容和进度要求,明确工作计划。先后3次专题组织荣信集团等企业到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泰山玻纤邹城有限公司和山东正方实业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指导荣信集团配齐配全了党员学习室、活动室和阅览室,建立健全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党建活动阵地,实现了阵地建设规范化、组织生活常态化、党员管理长效化。2019年12月,荣信集团成功创建为济宁市“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2021年6月,荣信集团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指导太阳宏河纸业、奔腾漆业、米能生物、常生源生物科技等企业积极开展“党建+红帆领航”品牌创建,规范组织生活,夯实硬件基础,高标准设计党建文化阵地。协助园区建成20家“两新”组织红帆党建工作室,指导太阳宏河纸业等企业建成邹城经开区“双强六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四是发动企业以“党建+”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务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抗疫情、献爱心”等活动。疫情期间,荣信集团为邹城市疫情防控捐款500万元,企业员党员带头,踊跃捐出善款17万元。常生源生物科技公司向济宁市防疫一线捐赠蘑菇300余箱。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等活动,凝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增强党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引导企业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通过发放学习书籍、组织集中学习、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引导企业党员强化党员意识,牢记党员宗旨,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想办法、出点子,争当学习的表率、技术的骨干,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协同邹城经开区党工委和重点服务企业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配档表》、召开动员部署会,为荣信集团、太阳宏河纸业等重点服务企业配发《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知识书籍700余本,指导企业作为必修课列入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企业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协助荣信集团举办以“歌唱祖国歌唱党”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和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激发企业干部职工爱国、爱党思想情怀。配合邹城市太平镇人民政府、邹城市经开区管委会和相关企业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美化园区生态环境。
推进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建设和园区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积极协助园区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和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园区改革前,原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都制定了各自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在总规划框架下分别制定了机电产业、机器人产业、高端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发展规划。园区改革合并后,协助开发区委托深圳中投顾问公司和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端研究咨询部门深入园区调研分析,精心编制了《邹城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一区三园”产业发展布局和高端绿色化工、健康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发展重点。协助经开区创新设置“党工委—综合党委—区中园党委—‘两新’党组织”体系架构。
积极探索实施“123”管理模式和“内分外联”服务模式。“123”管理模式即队内设立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党建服务和综合服务等3个工作组,3个工作组分别向所属的2名副队长负责,2名副队长向队长负责。“内分外联”服务模式即内部分工负责,各有侧重;对外开展服务灵活机动,由队长、副队长根据工作要求从各组抽调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一区三园,发挥管理模式和“内分外联”服务模式整体优势,指导园区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六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方案》《党建工作要点》等党建文件,对非公企业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六好”党建示范点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配合经开区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处。配合并参与向74家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64名,从经开区机关和企业筛选优秀党务工作者36名,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务干部人才库。把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指导,靠上服务,帮助服务企业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0余名、发展党员70名。
把抓党建工作与企业转型、园区发展相融合,以党建聚合力促发展,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扩大规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两年来,落地服务事项233项,为园区和重点企业争取项目荣誉74个,资金2335万元。牵头组织济宁市工信局与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邹城工业园打造高标准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数字化智慧园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帮助企业与相关高校建立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48名,其中2021年引进硕士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协助开发区召开荣信集团创建500亿级企业集团暨煤化工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现场办公会、高端化工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会议,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协助太阳宏河纸业推进20万吨高档纸袋纸20万吨高档纱管纸项目建设,帮其争取煤炭消耗指标。帮助重点服务企业落实疫情期间减免税费200余万元。经过两年来的建设,邹城经济开发区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省商务厅、科技厅组织的2020年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邹城经济开发区位居全省9位。截至2020年底,经济开发区共有“四上”企业260家,达到“四上”企业规模的主导产业企业数量突破89家,实现总产值476.71亿元、利润65.63亿元、税收收入30.53亿元,分别占邹城的90.54%、96.58%、70.45%。
(邹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队员、市国有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驻山东太阳宏河纸业有限公司第一书记 孟令国)